P1250277.jpg 本文同步刊載於【Life*Live 謝小達的廣角鏡頭】

 

10 歲的時候,
我只關心,
有沒有辦法準時看到卡通,假日可不可以出去玩,
父母只關心,我有沒有準時睡覺,當然最好可以考第一名。

20歲的時候,
我只關心,
大家喜不喜歡我、考試過不過、愛情能不能天長地久,
周遭的人開始關心,你以後要做什麼?當然,我假裝不擔心。

就這樣,
終於也來到30歲的時候,
我關心也擔心的事物,已經是十年前的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
有時候“多“不一定是好的,可是收穫相對的也多了起來,
煩惱與壓力總是想作我的良師益友,而我常常充耳不聞的往前衝~


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都有個後車箱(就算你走路也有背包),
滿載的或是空蕩的,都有事情可作,
再多裝一點還是取捨丟去一些,都是人生的課題。

路途上,他會希望你這樣,而她可能會希望你那樣,
我們開始不只要學會討好,還得開始學習被傷心當作正常。
只有孩子才能直來直往,負人與被負都可以有説法,
只看如何取得平衡,然後接著是一堆連帶煩不完的煩惱......

30歲開始,
我得開始不再躲避於單純的角落,接受所謂複雜的運作,
儘管困難和挑戰還是會排山倒海,可是當我想到我比更多人幸運的擁有更多,
就足夠了!

許多狀況我可以選擇安逸,許多事情我可以選擇不作,
當我決定嘗試看看的時候,就同時預言了要承擔的災與難,
可是風雨過去之後,也許我才能見到更不平凡的天空或是彩虹?


到了40歲的時候,我會在哪裡?我又會是個甚麼?
這...交給以後的我吧(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0週年了  20x3紀錄片 將感動獻映
用愛填滿你的 20、30、40~


林師嬪何浩熙黃士祐 三個世代
唇鄂裂的共同點  用愛串聯不同的故事  看見不同生命的喜悅

也許,這世上的很多不公平,只能用 愛 彌補吧!

現在正在作索票的徵文活動
請大家踴躍參加:)



在2004年我有瞄過 褚士瑩的一篇文章
文章名為:二十、三十、四十的旅行

裡面有一大段這樣寫著....跟大家分享

  『gap就是一條溝,
「溝」的意象很具體地將生命劃出了階段,
大學畢業可以是一條溝,
忽然找不到生命的熱情所在也是一條溝;
換工作是一條溝,事業太過順利,
從此再也不能停下腳步來欣賞人生風景也是一條溝。

對於從小嬴在起跑點,從此終其一生害怕自己落後,
沒有跑在最前面的亞洲年輕人來說,
永遠沒有多出來的時間,
就算看到了生命的溝,往往也選擇咬緊牙關,
大步一邁就草率通過了人生的重要階段。

一條又一條的溝,只有失敗者才會停下腳步猶豫,
就像一道道特別困難的數學習題,明明知道遇到了重要的瓶頸,
卻以沒有時間探其究竟為藉口,所以就勉強死背,
或是抱著僥倖不會考的心理過關,
所以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思考、突破的機會。

西方年輕人習慣對自己誠實,因此當我們毫不猶豫,
跳過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障礙時,
西方的年輕人卻一一選擇掉進「溝」裡,
用一年去旅行,去見識,
如果一年後還不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還繼續留在溝裡,
第二年,第三年,
直到清楚明白了,才跳出溝外繼續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我想,我曾在溝裡,也可能還在溝裡。
我抬頭向上只知道有我嚮往的藍天,卻搆不著,
瞎走或在原地耍賴,可是沒有思考,也無法思考,不知道如何思考
可能,船航行沒有方向的話,吹什麼風都沒多大幫助吧?
不好受,可是也許這是必經的,只怕我虛度了...

(這是我2008年曾說得一小段心得,獻給30歲的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 like 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