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你沒看錯,這是我們的寶島台灣東部的飯店,比美五星級的設備,好山好水景觀和空氣更勝五星級!
2009耶誕節前夕,桃桃幫一行六人先遣部隊前往東部勘察(就度假啦~),發現了這個美麗的好地方。
當時聖誕節氣氛濃厚,大廳當然少不了裝飾一番,這棵聖誕樹非常簡潔高雅,燈光透出不同一般的氣氛!
老實說我有好一陣子沒住過高檔飯店了(竟然懷念起以前的宣傳期),背包客我站在這兒還真是有點慌張,
幸好飯店櫃台的服務人員都很專業而且親切(也很可愛?!誤~)小隊長我很快就辦好了check in手續。
附上早餐券和房卡,住飯店最大的期待就是早餐! 這勾起我們一直嚷著要開團去泰國五星飯店度假的願望~
(快點!快點!主辦人快點...不要自己偷跑...我們的執念默默地傳送到艾老大的心中..大家跟我一起作.......)
每一層樓都有個會客休憩區,光是這裡就可以和不同房的好朋友來個促膝長談睡到飽~也太大了吧!
(但我也想象這裡應該是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房客邂逅的地方!?不小心又想入非非)
維多利亞的宮廷華麗風格除了飯店的陳設與精心佈置外,連電梯的天花板都看得出來端倪!金光閃閃.....
將將!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房間~ 山景兩人+一張沙發床(右邊的沙發打開就變成加床囉!而且一樣舒服)
乾淨舒適又典雅的房間,大家十分滿意的到處亂逛取景.......我這背包客雖然老是嚷著不一定要住飯店,
但當我看到這大床!躺上就不想起身了~ 非常佩服旅館業辛苦的服務清潔人員總是能這麼有條不紊,鞠躬~
如果真的對公事念念不忘,這兒還有張桌可以讓你好好處理或寫封明信片和家書~還有無線網路與網路線
拉上窗簾,就可以體驗一下夜晚靜謐的氣氛,這兒的燈光設計的十分舒適恰當.....
不過插座讓我們費心的調配了一下,現在人出門在外總是要插很多充電器的啊....累,如果可以all in one多好
照慣例,我還是會很無聊的作了這個動作,朝鏡子對拍.......浴室就是標準乾溼分離,清潔又溫馨。
(今晚泡澡就靠你了,對浴缸大姐默念著........家裡沒有浴缸真的很肖想這種消除疲勞高級配備啊!)
水龍頭真的很有趣喔!中東風格的阿拉丁神燈造型,忍不住想要摩擦一下....當然不會有精靈吧!
有的話,應該是女性同胞洗澡才會跑出來?(但我們這房都是男生....搞不好是女精靈....又再想甚麼...XD)
我們定這房間最棒的設計就是,可以互開隔壁房門,這樣只要認識的親友就能互相串門子喔!很棒的設計。
需要就打開,不需要就關上,隔音也還算ok,我們當天晚上就是這樣共享電視觀賞心得,好family!
對面看起來就是這樣,兩邊可以在房內互相走動,真的很有趣,三代同堂的家庭也可以選擇這樣的房型喔!
我們的窗外就是个溫室,裡面是花花草草和小池子,還有可以聊天的椅子,夏夜可以在山邊吹著晚風聊天。
另一邊則是个會館,可以辦大場的活動和宴席,當天就有某電子公司的大活動正在準備,超奢華的!
因為遠雄悅來矗立在山崖上 背山面海,所以有另一邊海景房也很美,我們特別請飯店幫我們打開參觀,
基本上設備設施都相同,但是太平羊的美景就要貴上一點囉,這張圖的角度不是當時我們看的海景房,
面海的海景房有許多視角,僅供參考用!
大家進到空房也恣意狂拍,感覺很奇妙.....換我拍大家的背影。(我可沒拍臉喔不要又罵我)
噗董真是認真的男人最帥氣,話説當時他就當下決定!計畫好耶誕節當天要和新歡阿娜達一起來過聖誕......
(好一個即知即行,我要收紅包......但後來也是臨時因為台東太遠而跑去台中啊~)
附上一張飯店餐廳架的一棟薑餅屋,據説完全仿照這整間遠雄悅飯店外型來打造喔!超酷!
只要沒有螞蟻群,都可以保持很久,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既壯觀又溫馨呢~
當我們一提到維多利亞式(Victorian)建築,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座鮮艷華麗、精彫細啄、氣派非凡的老房子。其實,維多利亞式房屋是 泛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1840-1900)所出現的多種住宅風格,包括哥特復興式(Gothic Revival)、意大利式(Italianate)、平民維多利亞式(Folk Victorian)和女王安妮式(Victorian Queen Anne)。
不同凡響的建築風格
在這一時期,由於發生工業革命,英國國力和人民的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人們對於住宅也越發追求精美,同時,木製和金屬製的裝飾物也開始大量生產,於是形成了不同於以往的一種建築風格,至今都還影響著住宅的設計。許多人認為現代建築是始於此。
大體來說,維多利亞式房屋是從內建到外,外形反映了內部結構。每個房間都十分講究形狀,還布滿了精緻的小角落。維多利亞式房屋的外形的確展現了不同的建築風格,精心的設計往往能抬高主人的身份和品味。
哥特復興式建築
英 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著名的作家、藝術評論家及哲學家約翰‧羅金斯(John Ruskin)說,哥特式建築之所以對早期維多利亞式建築產生巨大影響,是因為哥特式建築本身體現了道德修養,包含著對天和自然的敬意。羅金斯對當時的藝 術和工藝也有很大的影響,他極力反對工業化,他認為推崇歐洲哥特式建築能激起人們的精神渴求。
無獨有偶,其他人士也有類似的見解,比如十八 世紀中葉的建築發明家霍拉斯‧沃波爾爵士(Sir Horace Walpole)就將自己的鄉下宅邸加進了一些哥特式的細節,改建成了一種後來叫做「哥特復興式」(Gothic Revival )的房屋,這種房屋精心採用了只有在大教堂上才能見到的地中海建築風格。由於石頭的大量使用,這種正宗的哥特復興式房屋在北美並不多見,因為北美多使用磚 塊和木材。其中木材哥特式因為大量使用木花邊作裝飾而被稱作「姜餅」(gingerbread)。
意大利式建築
1840 至1885年間,意大利式在美式維多利亞建築中變得最為普遍,這種風格也叫「支架」(bracketed)風格,常常帶有低低的斜屋頂,一個方塊拼成的小圓屋頂(square cupola,也叫裝飾塔),帶飛簷和支架的寬屋簷,窗戶則又高又窄。
意大利式建築風格反映了人們從主宰了二百年的古典理想主義的英國式藝術和建築風格中脫離出來的一個歷史時期。美式意大利式建築風格能引起人們的意大利鄉間情懷,也同時重復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麗的建築風格。
平民維多利亞式建築
1880
至1910年間,隨著鐵路的發展,即使是小地方也能買到價廉物美的木雕建材,於是人們開始紛紛把自己居住的普通房屋改建成了後來叫做「平民維多利亞
式」(Folk
Victorians)的房屋。這種房屋通常是L形的或正方形的,前面突出來。平民維多利亞式常在前門廊用很多紡錘形的裝飾,在屋簷底下加上支架。因為體
型小,結構對稱,容易構建,造價相對便宜,所以中產階級也負擔得起。
女王安妮式建築
這 時候出現了維多利亞式建築中最漂亮的女王安妮式,也就是前面講到的大多數人腦海裡的那種。女王安妮式有繞房的門廊,方或圓的塔,牆上有彩色花紋和極其漂亮 的裝飾物。這些建築不拘一格,高貴莊嚴,任何樣式都有。即使形狀不平衡,也不影響其優雅。1880 至 1905年間,美國構建了無數這樣的房屋。
時代成就的建築
維 多利亞時代是建築史上在風格和眼界上具有巨大進步的時代。這一時代構建了許多房屋。前面提到的主張保持舊建築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的約翰‧羅金斯說,「一座建 築的偉大之處不在於它用了多少石頭,用了多少金子,而在於成就它的時代。」也就是說,維多利亞式建築不管是哪一種風格,即使外形和用材各異,也不影響我們 對其歷史價值和歷經滄桑的鑑賞。